卡他性中耳炎
A+醫學百科 >> 疾病百科 >> 炎癥 >> 卡他性中耳炎 |
卡他性中耳炎(OME)是咽鼓管阻塞,通氣及引流功能障礙而引起的非化膿性炎癥。小兒及成人均可發病,為小兒常見的致聾原因之一。又稱:滲出性中耳炎、卡他性中耳炎、漿液性中耳炎、漿液粘液性中耳炎、非化膿性中耳炎等。
臨床上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。急性卡他性中耳炎常因炎癥性阻塞(鼻及鼻竇炎、扁桃體炎、腺樣體炎等)、機械性阻塞(鼻甲肥大、鼻在隔彎曲、鼻腔填塞物等)、氣壓驟變(航空、潛水等)引起。慢性卡他性中耳炎因急性卡他性中耳炎治療不恰當或不徹底所致。
臨床癥狀
急性卡他性中耳炎患者主要癥狀為耳悶、耳閉塞感、耳鳴、聽力減退,在擤鼻、改變頭位或牽拉耳廓聽力有暫時改善。"自聽增強",患者有聽自己說話聲比平時特別響亮的感覺。檢查:聽力呈傳導性耳聾,鼓膜充血、內陷、鼓室積液。右側兩圖顯示的是:鼓膜內有積液,箭頭所指為氣液面(Air-Fluid Levels)
慢性卡他性中耳炎患者主要癥狀為耳鳴、耳聾。檢查鼓膜增厚或萎縮、有鈣質沉著、鼓膜內陷、振動不良。
治療原則
卡他性中耳炎治療原則為改善中耳通氣,清除中耳積液及病因治療。
卡他性中耳炎(OME)是咽鼓管阻塞,通氣及引流功能障礙而引起的非化膿性炎癥。小兒及成人均可發病,為小兒常見的致聾原因之一。又稱:滲出性中耳炎、卡他性中耳炎、漿液性中耳炎、漿液粘液性中耳炎、非化膿性中耳炎等。
急性卡他性中耳炎的治療:全身應用抗生素和皮質固醇激素促進黏膜水腫消退,預防鼓室內積液機化粘連。局部熱敷、按摩。1%麻黃堿生理鹽水溶液滴鼻,促進咽鼓管功能恢復。用地塞米松或強地松口服,作短期治療。 但有報道稱兒童急性期用激素并不能改善聽力。長期鼓室積液可在嚴密消毒下行鼓膜穿刺 抽液。 慢性卡他性中耳炎的治療:反復施行咽鼓管吹張術,早期用糖皮質激素及酶制劑治療。鼓室積液可在嚴密消毒下行鼓膜穿刺抽液。對鼓室積液黏稠者作鼓膜切開,留置通氣管等(見右圖示意),對聽力損傷嚴重者可配帶助聽器。長期單側的慢性卡他性中耳炎,伴有頭痛或者鼻出血、頸部包塊者應盡快就診,排除鼻咽癌的可能。
|
|
關于“卡他性中耳炎”的留言: | ![]() |
目前暫無留言 | |
添加留言 |